-
关于大象的冷知识
大象确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动物,相信大家肯定对了解其行为、尺寸、栖息地、食物等非常感兴趣。下面就是关于大象的冷知识。 大象 1、大象的怀孕周期是两年,不管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它们都会怀21到22个月。 2、大象和狗似乎是仅有的两种天生就能够理解人类手势的动物,当然,黑猩猩在被训练后也能够理解。 3、大...
-
弹舌高手变色龙
变色龙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和东非地区。长长的舌头、突出的眼球、艳丽的体色,变色龙的这些特征是其他爬行动物所不具备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种奇妙的动物。 在细树枝上灵活行走,用长舌逮住猎物 变色龙(学名避役)在物种基因上与鬣蜥、琉球攀蜥类似,但长尾巴、分成两组的脚趾等是其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
-
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自然界很难找到比狗更多样的动物——常见的宠物犬,如哈士奇、吉娃娃、牛头梗、杜宾之间长相差距极大,而长相相似的比熊犬和爱尔兰猎狼犬,前者的体重只有后者的2%,如此巨大的种内差异在哺乳动物中绝无仅有。很多宠物爱好者也许都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宠物,猫除了毛色外看起来都差不多,为什么狗的样子却千差万别?? ...
-
奇虾不是虾吗?
很多人都喜欢吃小龙虾,特别是湖南长沙的口味虾更是远近驰名,这样小小的餐桌美味,在广阔的海洋当中,在巨大的鲨鱼面前根本不足一提。你能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虾也曾是海洋中的“巨型”捕食者吗? 在5.3亿年前的海洋中,最凶猛的捕食者莫过于奇虾了。它的个体最大可达2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大多数动物平均只有几毫米到...
-
朱鹮(Asian crested ibis)
朱鹮(Asian crested ibis)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栖...
-
巨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吗?
在人们印象中,猿人一般都比现代人类更加矮小,就如今的灵长目看来,它们的体型也都不大,金刚猩猩是现存最大的灵长类动物,身高也仅能达到1米7左右,而2米多的人类几乎就已经是极限了。可是,在100~30万年前的东南亚地区有一种叫做“巨猿”的动物,它们身高可以达到3米,体重超过500kg,堪称是现实中的“金...
-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一览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 WWF)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前身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World Wildlife Fund)。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于瑞士。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由27个国家级会员、21...
-
为什么不要喂食野生猕猴,还要与它们保持距离?
作者:王祖远来源:蝌蚪五线谱 在台湾省宜兰福山植物园的林子里,有一群毛茸茸的家伙,轻功了得,时而行走枝上,时而跳跃林间,个个眼明手快,眨眼间,手上就多了一只毛毛虫或伪装功力极佳的竹节虫,它们是森林里的功夫高手——台湾猕猴。 对生活在森林里的台湾猕猴而言,果实、叶子和枝条是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当夏天来...
-
有没有公奶牛?
奶牛我们都见过,黑白花的奶牛悠闲的漫步在碧绿草场上的画面几乎是奶制品广告里的标配,但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产奶不是母牛的特长么?那有没有公奶牛?它们平时都在干什么? 奶牛是以取乳为目的的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黄牛,所以世界上有公奶牛是毋庸置疑的。但公奶牛不产奶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公奶牛的工作...
-
蚂蚁筑巢对土壤的影响
蚂蚁种类丰富,数量巨大,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生物之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员,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目前,世界上已知蚂蚁9000多种,而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它们过着群居性的生活,分工明确,通力合作,表现出让人震惊的能量,因此被称之为“超个体”。蚂蚁的巢穴复杂、庞大、精巧,一直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