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昆虫无家可归
时间已入夏,到了呦呦草虫鸣的季节。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周围的环境,听听周围的声音,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大雨前蜻蜓在低空飞舞的场景已经离我们远去;夏夜伴我们入睡的不再是声声虫鸣的交响,取而代之的是汽车行驶的轰鸣。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车辆的增多,许多昆虫也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城市;另一方面,天敌昆虫...
-
科学家发现昆虫蚜虫能进行光合作用
蚜虫也许可以吸收太阳光,进行最基本的光合作用。 蚜虫的习性很是奇特:蚜虫一出生便可怀孕;有些雄蚜虫甚至没有嘴,这导致它们交配之后不久就会死掉。除了上述这些奇异特性之外,本周新发表的一篇论文又给蚜虫增加了一条新的“特异功能”:蚜虫或许能吸收阳光,为新陈代谢过程提供能量。 蚜虫是唯一一种能合成类胡萝卜...
-
火渔沙丁鱼
几百年来,台湾的渔民们在船边的火把的帮助下捕捉沙丁鱼。沙丁鱼被火把光亮吸引跳出水面跳进渔夫的渔网里。 火渔因其简单的方式而迷人。渔船在夜晚出海,将竹子的一端抹上硫磺,制造出明亮的火光。硫磺溶解在水中产生的气体能够使火光变得更亮。被火光吸引后,数以百计的沙丁鱼跳出水面,最终落入渔民的网中。利用硫磺火...
-
我国首次启用蝴蝶监测环境
在众多生物中,蝴蝶被公认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物种之一。近年来,我国雪灾、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从长远看,这些气候变化现象或许可以用生物监测来预警。近日,环保部首次启用了蝴蝶监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有着“蝴蝶教授”之称的李朝晖近日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指出,蝴蝶群类...
-
黑猩猩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人类
最新研究显示,“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被称为“艾滋病毒的祖先”,可在人类和黑猩猩之间跨物种传播,很可能是人类感染艾滋病的最初源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被认为是艾滋病毒“祖先”的首个病毒菌株,这种病毒可导致艾滋病,可能是人类捕猎黑猩猩时被咬伤或者伤口感染黑猩猩血液所致。专家认...
-
鸡身上的气味居然能驱蚊!
关于如何预防疟疾,科学家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最近,来自瑞典和埃塞尔比亚的研究人员提出一个预防疟疾的新方法:床头放只鸡,或伪装成一只鸡。 人们早已知道由蚊子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如何有效地驱蚊避蚊是防治疟疾的重要一环。瑞典人Paul Hermann Miller因为发明了为解决疟疾作出卓越贡献的DT...
-
乌龟是怎么进化出壳的?
乌龟为什么有壳?很多人会说这是“缩头乌龟”最稳妥的自我保护手段。然而一个国际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新报告说,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 古生物学界认为,最早在2.8亿年前生活在南非的正南龟可能是现代乌龟的祖先。化石的分析和现代乌龟龟壳的生长过程显示,龟壳是从龟的肋骨...
-
贵州双河洞再现神秘物种飞猫 学名复齿鼯鼠
2016年7月19日更新:贵州双河洞现珍稀动物“飞猫” 脸长白毛浑身火红 2016年5月6日更新:贵州双河洞现神秘物种飞猫 学名复齿鼯鼠 据央视新闻官微报道,近日,在“中国第一长洞”双河洞的科考中,中法联合探险队偶遇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飞猫”,学名“复齿鼯鼠”。它的四肢和腹部有皮相连,展开就像翅...
-
螳螂虾为什么要翻白眼(滚动眼珠子)
螳螂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它们装饰着五颜六色的盔甲,用世界上最肮脏的手段袭击猎物。这种生物能够看清的颜色数量是人类的四倍,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它无礼的行为背后的含义。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它们有时为了看清会滚动眼珠。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螳螂虾会利用眼珠的转动提高它们的偏振视觉...
-
海洋里有多少鲸鱼屎尿?
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生活着成千上万种的生物,但是大海的霸主永远属于鲸鱼。它们庞大的身躯让所有的海洋生物都为之畏惧,惊人的食量注定它们需要一个惊人的生态链才能满足。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鲸鱼的数量已经在快速的减少,保护鲸鱼已经是当务之急。然而画风突然一转,既然鲸鱼的身体这么大、吃得这么多,那么它的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