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物种灭绝事件能促使陆地脊椎动物多样化发展

    物种灭绝事件能促使陆地脊椎动物多样化发展

    科学家分析了3.15亿至2亿年前早期羊膜动物的适应性扩张现象,发现2.52亿年前物种大灭绝事件能够促使物种多样化发展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驱使羊膜动物(现今陆地脊椎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多样化的因素并非进化适应性,而是地球物种大灭绝事件。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

    2015-12-01 10:52 作者: 浏览: 4,831 我要评论

  • 美科学家发现昆虫用毛发给自己清洁洗澡

    美科学家发现昆虫用毛发给自己清洁洗澡

    几天不洗澡会让人觉得浑身粘腻不舒服,而对于蜜蜂和家蝇等一些小动物来说,洗澡则是一件事关生死的大事。 蚊子在大雾天气下,翅膀会沾满细密的水滴,使其无法到处觅食,而蜜蜂在身体清洁的状态下可以携带比自身重5倍的花粉飞行。 “这都是相对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生Guillermo Amador表示,“对于我...

    2015-12-01 10:25 作者: 浏览: 2,819 我要评论

  • 水熊虫:拥有最多外来基因的生物

    水熊虫:拥有最多外来基因的生物

    科学家们首次对水熊虫的全部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这种奇怪的微型生物拥有的外来基因为迄今为止人类研究过的动物中最多。它体内有六分之一的基因偷自其它物种。 水熊虫这种极小的水生生物平均刚过1毫米长,它是唯一一种能在残酷的太空环境中活下来的动物。它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在比绝对零度略高至比沸点略高之间,能承受极大...

    2015-12-01 08:18 作者: 浏览: 3,287 我要评论

  • 帝企鹅聚集保暖体温会过高 需一会聚集一会散开

    帝企鹅聚集保暖体温会过高 需一会聚集一会散开

    梅丽莎 霍根布 帝企鹅是大自然顽强的生存者。它们能够忍受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寒冷无比的南极冬天。 为了抵御彻骨的寒冷,帝企鹅们紧紧地挤在一起,以此来储存热量,躲避外界的强风。但是帝企鹅们挤在一起的保暖效果实际上过于好了。 通过以下用微速摄影制作而成的短片,我们可以看到帝企鹅们不断地旋转着挤在一起。处于...

    2015-12-01 07:12 作者: 浏览: 5,246 我要评论

  • 三星盘虫(Tribrachidium):身体呈三重对称,以悬浮微粒为食

    三星盘虫(Tribrachidium):身体呈三重对称,以悬浮微粒为食

    三星盘虫是一种怪异的海洋生物,它们生活在5.5亿年前,身体呈三重对称结构,最新研究认为它们以水中漂浮微粒为食 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盘虫(Tribrachidium)生活知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末期,它的身体呈现盘状结构,顶部突出3个触臂。有趣的是,三星盘虫是三重对称性生物,意味着身体三个部分呈镜...

    2015-11-30 10:37 作者: 浏览: 4,639 我要评论

  • 马也能读懂人类的动作手势

    马也能读懂人类的动作手势

    马不仅能读懂人类的动作,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改变其执行任务的方式 自从6,000年前首次被人类驯服以来,马已经在历史上扮演了很多重要角色。但直到最近,人们都没有对它们理解人类的手势的这种能力展开深入研究。 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虽然马可以理解指向等信号,但却只能在人类靠近奖励品的情况下才能利用这些信...

    2015-11-30 07:39 作者: 浏览: 5,453 我要评论

  • 动物饲养滥用抗生素后果已现:中国出现超级耐药细菌

    动物饲养滥用抗生素后果已现:中国出现超级耐药细菌

    多粘菌素目前仍是抗击革兰氏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今,研究者们在中国的肉类食品样本以及住院的部分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能够抵抗这一药物的基因。更加令人恐慌的是,这一类基因存在于细菌的质粒中,可以轻易的在细菌之间传递。”这一发现具有深远的影响”,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

    2015-11-29 17:06 作者: 浏览: 2,559 我要评论

  • 是什么使人类区别于动物?

    是什么使人类区别于动物?

    自然界充满了奇妙的生存适应手段,比如伪装、迁徙和回声定位。在某种意义上,语言作为人类能力的典范,可能并不比其他生存才能更令人惊叹。然而,与其他适应手段不同的是,语言似乎只经历了一次演化就产生了,而且在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870万物种中只有人类具有这一能力。让我们开启一段奇妙的探险,去看看什么是语言能...

    2015-11-29 15:43 作者: 浏览: 7,058 我要评论

  • 蛇类失去四肢或是为了适应穴居生活

    蛇类失去四肢或是为了适应穴居生活

    CT扫描表明,恐蛇的内耳结构非常独特,具有穴居爬行动物的特征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在对一个9千万年前的恐蛇化石进行CT扫描时发现,现代蛇类的祖先在耳朵内有一个巨大的球形通道,这一特征通常发现于穴居生物体内。这就表明蛇类是在洞穴中存活和捕食时才失去的腿,并非是为了帮助它们在海洋中生存...

    2015-11-29 11:14 作者: 浏览: 2,768 我要评论

  • 世界最长寿的鸟—64岁信天翁“智慧”回到故乡

    世界最长寿的鸟—64岁信天翁“智慧”回到故乡

    美联社11月26日报道,近日,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鸟——信天翁“智慧”已经回到了它的故乡美国中途岛,引起公众关注。 据悉,“智慧”于1956年被一位鸟类学家系上标牌,到如今为止,至少应有64岁了。一般来说,信天翁终生只有一位伴侣,且育雏时间长达6个月,在此期间,它们将飞...

    2015-11-29 10:47 作者: 浏览: 2,90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