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对狗的驯养过程中,狗积累了过多的有害基因
UCLA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上万年来,人类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狗的特性,这一驯养过程无意中使它们携带了过多的有害基因。尽管狗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最近有证据表明这种独特的人狗纽带能够引发有益的荷尔蒙反应——无论对于狗还是主人;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关系也有其阴暗的一面。 1万5千多年前,狗和...
-
科学家发现鲨鱼新物种:忍者灯笼鲨
地球上还有许多物种尚未被人类发掘,科学家现在又有新发现,在中美洲外海太平洋水域的深海中找到新物种,也因为此物种的全身黑色外型,眼珠凸出,甚至在暗处会发光,因此获得「忍者灯笼鲨」(Ninja Lanternshark)的绰号。 忍者灯笼鲨的正式学名为「本奇利灯笼鲨」(Etmopterus bench...
-
鼓腹毒蛇能通过气味伪装隐藏自己
如果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一动不动的躺在地板上,那你最好确定自己不会被那些饥肠辘辘的动物发现。蛇以及其他依靠埋伏进行捕猎的动物,喜欢猎物从自己的身边经过,常常把自己伪装起来。但至少有一种毒蛇的伪装方式不同:把自己的气味伪装起来,不被其他动物发现。 鼓腹毒蛇是一种有大又肥的毒蛇,不喜欢移动常常埋伏在一个地...
-
世界最顽强动物—水熊虫的基因组,长啥样?
世界上最顽强的动物,不是体型庞大的大象,不是不惧严寒的企鹅,也不是出了名打不死的蟑螂小强。真正的耐受力冠军是一种萌萌哒的微型生物——缓步动物(Tardigrades),也叫水熊虫。 从巍峨高山到无尽深海,从汩汩热泉到南极冰层,处处都有水熊虫的身影——甚至连纽约这种城市它们都受得了。它们通过进入一种...
-
基因组测序揭示7300年前野牦牛驯化细节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3日在线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称,中国、英国及荷兰的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揭示了7300年前青藏高原上的野生牦牛是如何被驯化的。该研究同时显示出这种驯化与高原地区人口扩张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超过1400万头家养牦牛,它们给在此居住的人们提供食物、皮毛与交通工...
-
帽贝齿舌小齿:新发现最强韧的生物材料
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这些牢牢贴在海边岩石上,以海草和海藻为食的软体动物竟然有全世界最强有力的齿,而且这和它们能够牢牢吸附在岩石表面不无关系。 帽贝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和其它贝类不同,帽贝的壳没有螺旋结构,有盘状壳。平时高潮位时这些贝类吸附在岩石之上,当潮水退去,它们自己在岩石...
-
科学家找到帽贝变性原因的相关线索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动物会在它们的一生中改变自己的性别。但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化学有关吗?还是它与某些遗传物质复杂的改变有关?在帽贝身上,原理可比上述猜测简单得多。 帽贝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附着在岩石上,它们拥有极长的铅笔。但最终,它们还是需要其它帽贝将它们的铅笔容纳进去,而这正是事情棘手的地方。我们知道帽...
-
水螅能保持“长生不老” 因身体主要由干细胞构成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水螅身体主要由干细胞构成,具有逃脱衰老过程的能力,未来人们或将揭晓“长生不老”的秘密。 美国波莫纳学院研究人员发现水螅具有长生不老的能力,近期实验显示它们能够摆脱身体衰老。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传说中的不老泉、点金石和圣杯被认为能够赋予人们长生不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仅...
-
科学家发现野生乌鸦会制造和保存捕食工具
科学家最新研究首次发现野生环境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乌鸦懂得制造钩状木棒工具,巧妙地从缝隙中捕捉昆虫,此外,它们还非常珍惜工具,想尽一切办法进行保护。 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新喀里多尼亚岛乌鸦会制造工具捕捉缝隙之中的昆虫。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通过相机观察发现新喀里多尼亚岛乌鸦非常聪明,懂得使用一根...
-
南美发现极其罕见的“捕鱼蛇”
撰文:Michael Greshko,国家地理 在厄瓜多尔和秘鲁安第斯山脉发现的新种类捕鱼蛇:Synophis bogerti。 科学家在安第斯山脉北部偏远的热带森林中新发现了三种极其罕见的蛇。 就在这次发现的数周之前,另外一个团队宣称在厄瓜多尔西南部新发现了一种蛇。这四种新发现的爬行动物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