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狗的祖先源自中国

    狗的祖先源自中国

    “狗到底来自哪里?”这个简单的问题却让研究者们头疼不已。目前,大部分人都同意现在的家狗是狼的后代。但是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仍然是个谜。 去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声称野生犬类是在15000年前的中亚变成了类似今天的狗。但是中国科学家的新研究则认为狗是源自33000年前的东亚南部,也就是说...

    2016-01-23 14:52 作者: 浏览: 3,704 我要评论

  • 狗是如何观察世界的?

    狗是如何观察世界的?

    狗和人类之间共享着地球上两种不同物种间最强大的纽带关系之一。这种联系之深,已经进去我们的“基因”。而一波新的研究是把目光投向了这些都极为重要的人狗关系上,以及我们的毛茸茸的朋友所思所想上。为何如此重要?只要考虑一下“44%的美国家庭至少有一只狗”。 我们现在发现我们如何相互影响,以及我们的相似性,...

    2016-01-23 14:36 作者: 浏览: 2,907 我要评论

  • 全世界的斑鳖数量:只剩下三只了

    全世界的斑鳖数量:只剩下三只了

    据越南媒体报道,1月19日,越南河内市还剑湖的斑鳖去世了——当地时间下午4点30分,有人发现斑鳖已经死亡。这意味着,全世界仅存的四只斑鳖又少了一只。 还剑湖斑鳖在越南历史中有着显赫的地位,是传说中赠与后黎朝开国君主黎利“顺天”宝剑的金龟的象征。相传,黎利建国后,一日泛舟湖上,金龟浮出水面,将顺天剑取...

    2016-01-21 21:44 作者: 浏览: 3,917 我要评论

  • 缅甸边境非法走私穿山甲贸易现状

    缅甸边境非法走私穿山甲贸易现状

    撰文:Laurel Neme 新研究表明,全球被走私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通过中缅边境小镇流入中国。 有关部门在广东省的一个地下车库内查获了这些穿山甲。一篇新报告显示,缅甸勐拉的非法穿山甲贸易成为了流入中国的一大源头。 缅甸和穿山甲,通常我不会将这两个词联系到一块。正因如此,最近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2016-01-21 20:57 作者: 浏览: 3,248 我要评论

  • 中国科学家揭示狗的起源地和全球迁徙路线图

    中国科学家揭示狗的起源地和全球迁徙路线图

    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揭开了狗的“身世之谜”。研究表明狗是在约3.3万年前开始在东亚的南部地区逐渐被人类驯化,而后逐渐迁徙扩散到全世界。这篇名为《家犬的驯化迁徙之路》的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国栋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有400多种品种犬...

    2016-01-21 20:43 作者: 浏览: 3,129 我要评论

  • 冰冻30年后水熊虫仍能存活繁殖

    冰冻30年后水熊虫仍能存活繁殖

    研究人员发现水熊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即使是冰冻30年之后解冻仍能复活,并且很短时间内进食产卵。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蟑螂能够幸存于核爆炸事件,但是水熊的生存能力更加顽强,目前,科学家最新实验表明,冰冻30年的水熊解冻之后竟然奇迹般复活,甚至其中一只能够产卵繁殖。 实验证实水熊具有“无敌等级”的生存...

    2016-01-20 15:56 作者: 浏览: 3,544 我要评论

  • 人类于4.5万年前在北极捕猎猛犸象

    人类于4.5万年前在北极捕猎猛犸象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考古研究表明,依据西伯利亚挖掘发现的猛犸尸体残骸,早期人类于4.5万年前抵达北极地区捕猎猛犸。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在西伯利亚最新发现的猛犸尸体,暗示着人类在北极地区生活的时代可追溯至4.5万年前,比之前认为人类在西伯利亚生活的时间早1万年。 巨大猛犸的冰冻尸体暗示着早...

    2016-01-20 15:51 作者: 浏览: 3,451 我要评论

  • 美国科学家试图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

    美国科学家试图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

    人们担忧这项研究或培育出非常拟人化的动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决定继续他们的努力,在猪和羊等动物的体内培育人类器官。这项研究已经因为伦理问题遭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由于研究中涉及到动物与人类DNA的嵌合而得到关注。动物体内嵌合人类DNA也会引发人们关于伦理和健康的争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的...

    2016-01-20 15:48 作者: 浏览: 2,570 我要评论

  • 新技术还原巨型恐鸟的饮食习惯

    新技术还原巨型恐鸟的饮食习惯

    恐鸟模型,它比现存的鸵鸟要高得多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近日发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医用扫描技术和软件建模,还原恐鸟的生活习性特别是饮食习惯,找到探索新西兰生态系统的新角度。 恐鸟是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的巨型无翼鸟,现已灭绝。目前已知的恐鸟种类有9种,重量从30公斤到250公斤不等,其中最大的个...

    2016-01-20 15:44 作者: 浏览: 3,985 我要评论

  • 蚂蚁觅食也靠记忆

    蚂蚁觅食也靠记忆

    把一团果冻扔在厨房台面上,你可能很快会看见一群蚂蚁径直朝这些食物奔来。它们遵循的是由最先发现食物的蚁群同伴所留下的被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线索。通过遵循信息素,蚂蚁能反复享用果冻美食。不过,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信息素并非故事的全部:蚂蚁对路径的单独记忆也会鼓励这些重复的到访。 在被捕获的黑色花园蚂蚁(如图...

    2016-01-19 19:11 作者: 浏览: 3,34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