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鲨笼潜水观看鲨鱼究竟道德吗?

    鲨笼潜水观看鲨鱼究竟道德吗?

    撰文:Brian Clark Howard 鲨笼潜水,即乘着铁笼近距离观看鲨鱼。然而,近日,有人拍摄到了游客在潜水时投喂鲨鱼的行为,一时间引起热议:这种可能改变野生动物自然习性的行为,究竟道德不道德? 千万别模仿!在鲨笼潜水过程中触摸鲨鱼是违反墨西哥法律的,而且十分危险。 本周,几张游客潜水时触摸...

    2016-01-31 15:50 作者: 浏览: 3,657 我要评论

  • 宠物也会影响爱情生活

    宠物也会影响爱情生活

    撰文:Liz Langley 在波士顿市政厅的红袜队棒球集会上,这位姑娘显然被狗狗迷住了。 “爱屋及乌”多少是有些道理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宠物会影响我们对潜在约会对象的感觉。因此,本周的千奇百怪动物问答会就这个问题好好探讨一番:“宠物会决定你未来的伴侣吗?” 这项研究的合作者Justin Garc...

    2016-01-31 15:46 作者: 浏览: 2,648 我要评论

  • 猫在中国5000多年的驯化史

    猫在中国5000多年的驯化史

    2016年1月30日更新:非洲野猫霸占中国,土生土长的豹猫却神秘失踪 理论上说人类跟现在家猫的祖先的相遇是在农业时代的开端,大约10800年之前,在在法国勒旺或者欧洲安纳托利亚地区。猫在那时要不是被吸引来的,要不就是被带进家里专门对付吃粮食的老鼠的。在往后发展几千年,猫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常见的家养动物...

    2016-01-30 18:52 作者: 浏览: 7,071 我要评论

  • 巨猿或因未能改变饮食习惯又缺少食物而灭绝

    巨猿或因未能改变饮食习惯又缺少食物而灭绝

    根据科学家的最佳估算,被称为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巨人猿身高9英尺(约2.7米),重约1000磅(约453公斤)。大约10万年前,它们生活在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大陆地区的亚热带森林中。 但经历更新世时期大规模的冰川纪,地球上的森林变化成草地,巨人猿的主要食物来源水...

    2016-01-30 18:18 作者: 浏览: 4,014 我要评论

  • 小企鹅为报砌砖匠救命之恩 常年看望陪伴

    小企鹅为报砌砖匠救命之恩 常年看望陪伴

    这段不可能的友谊始于2011年,那时de Souza发现这只被命名为Jinling的雄性企鹅被困在他家附近海滩上的油地里。他将这只企鹅带回了家,给它喂食了冰冻的沙丁鱼,同时还给它找了一处阴凉的位置休息。从那以后,Jinling就再也没有离开过de Souza身边太长时间。 即便这个善良的男人试图趁...

    2016-01-30 18:02 作者: 浏览: 2,869 我要评论

  • 海洋垃圾问题不小

    海洋垃圾问题不小

    海岸线上,大量的游客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美丽的风景让人们流连不已,然而那些不经意间剩下的东西,看似像哀愁一样被大海带走,却并没有消失,有的留在海底,有的冲进海洋。可能你在海滩上,随手扔下某个包装袋,或者是孩子玩耍时损坏而扔掉的玩具,都会进入海洋。被潮汐推向海岸时被防鲨网拦下的杂物,也会成为海洋垃圾的一...

    2016-01-30 17:25 作者: 浏览: 2,847 我要评论

  • 科学家确认世界首个温血蜥蜴

    科学家确认世界首个温血蜥蜴

    和所有蜥蜴一样,阿根廷黑白泰加蜥依赖于周围环境保持温暖。不过,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随着泰加蜥的交配季节开始变热,这种蜥蜴的身体也在升温。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期刊的最新研究表明,泰加蜥将体温升高到比周围环境温暖10摄氏度的能力,使其成为首个已知的温血蜥蜴。 目前尚不明确的是,泰加蜥如何提...

    2016-01-29 22:38 作者: 浏览: 4,014 我要评论

  • 为什么狗狗这么擅长感知情绪?

    为什么狗狗这么擅长感知情绪?

    人们通过同化彼此间的情绪来建立情感纽带。当我们的朋友心情愉悦时,我们也会笑逐颜开;而当他们感到闷闷不乐时,我们也会紧锁眉头。结果发现,汪星人或许也能做完全一样的事。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犬科动物同样拥有共情能力——一个被称为“快速模仿”的过程。此外,这也是另一个迹象,它似乎暗示着汪星人有天生的...

    2016-01-29 22:00 作者: 浏览: 3,220 我要评论

  • 科学家为寻解蛇毒配方让蛇咬百次 为研究至死不渝

    科学家为寻解蛇毒配方让蛇咬百次 为研究至死不渝

    一位业余科学家故意让自己承受毒蛇咬伤的痛苦,以此寻找一种能够对抗蛇毒的疫苗。 每年全球有大约10万人因毒蛇咬伤丧命,还有40万人留下永久性残疾。 据《独立报》报道,一位业余科学家有意让自己忍受超过160次毒蛇咬伤,以此获得对蛇毒的免疫能力。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万人因毒蛇咬伤丧命,Tim Fried...

    2016-01-28 13:48 作者: 浏览: 3,735 我要评论

  • 日本科学老鼠背上种植出人耳 5年内人体可使用

    日本科学老鼠背上种植出人耳 5年内人体可使用

    近日,日本科学家成功在老鼠背上种植出人耳,并称再给他们5年时间,他们就能将该项研究成果运用于人体。 视频:日本科学家在老鼠背上成功种植出人耳 人类对于人耳鼠的研究已有一些年头了,人耳鼠是利用组织工程原理在老鼠背上“培植”出一个人耳。近日,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在老鼠背上种植出人耳,...

    2016-01-28 13:23 作者: 浏览: 3,887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