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证明猫其实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你家猫真能听懂你喊它名字吗?多年来,铲屎官们对此争论不休。现在,我们总算得到了科学实证的支持:《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来自东京上智大学的新研究显示,猫能将自己的名字与其他单词区分开来。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给家猫和咖啡馆的猫咪播放了一连串单词录音,其中混入了人...
-
噪音降低鸟类繁衍率
隔壁建筑工程的噪音,或者响个不停的车辆报警声——这些持续不断的噪音常常令人不悦。对鸟类来说也是如此。近期一项研究发现,油气钻井作业产生的噪音使3种鸣禽产生了慢性应激反应,该反应与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症状类似。 在新墨西哥州圣胡安盆地(...
-
土壤决定狒狒肠道结构
图片来源:ELIZABETH ARCHIE 人如其食。当吃了很多土,你的肠道结构就会发生改变——至少,如果你是一只狒狒的话。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狒狒肠道微生物群的可能不是遗传因素,而是当地的土壤。肠道微生物群是生活在肠道中的庞大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作用是消化食物、对抗感染和分解毒素。 过去的研究表...
-
绿孔雀种族数量已不足500只 何时再现“东南飞”
云南省哀牢山石羊江边活动的野生绿孔雀。崔多英摄/光明图片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腰村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绿孔雀开屏。资料图片 今天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唯一原生于中国的绿孔雀已到濒危地步,种群数量不足500只,且仍呈下降趋势。 从家喻户晓的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到唐...
-
保护最后的穿山甲
莫桑比克国家公园里的一种穿山甲。图片来源:JEN GUYTON/MINDEN 一只小穿山甲把头埋进腹部,蜷曲的尾巴环绕着身体。披着厚重的鳞甲,它的外形近似一颗松果。稍过一会儿,这只外观古怪的动物舒展开来,探起它纤细的头部,眨着黑加仑般的眼睛,望向陌生的人类。 这只学名为白腹长尾穿山甲的小家伙无疑是...
-
蛙壶菌:两栖动物的恐怖敌人
一个世纪以前,一场大规模的流感造成了多达1亿人的死亡,这一数字占到了当时世界人口的5%。2013年,一种新的神秘疾病席卷了北美的西海岸,导致海星在数天之内失去它们的触手,解体死亡。2015年,亚洲大陆上极度濒危的高鼻羚羊的数量锐减了2/3(大约有20万只),罪魁祸首可能是一种细菌感染。 然而,所有...
-
气候变暖产生的“超级昆虫”,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威胁?
《蚁人》、《蜘蛛侠》、《大黄蜂》……今天,各类以昆虫为主题的科幻大片层出不穷。然而,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蚂蚁不会任人指挥,却可能成为令人头疼的入侵物种(比如火蚁);被蜘蛛咬一口,也不能获得飞檐走壁的超能力,却可能带来中毒风险。 在“人类世”(一个全新提出的地质学纪元)中,这些本来就存在的危险开...
-
7个不花钱就能爱护动物的好方法
动物是活生生的生物,我们大多数人经常遗忘这一点。虽然动物不能说我们的语言,但它们能理解我们。它们经常受到人类的残酷对待,只是因为人们比较强壮,这不意谓有权利虐待动物。 这些小(或大)的生命有时无法帮助它们自己,所以需要你的帮忙,然而,你并不需甚麽花钱。这里提供几个方法,不花费一毛钱,就可以促进动物福...
-
澄江动物群发现环节动物门的原始远祖
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的环节动物多毛类古扇虫 Ipoliknus avitus复原图(杨定华绘) 在地球上三个躯体分节的动物门类——脊索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门中,后者是分节较为简单、原始的门类。该门类主要包括体表刚毛众多的多毛类(如沙蚕)和刚毛稀少甚至完全退化的寡毛类及蛭类,如造就地表肥沃土壤的蚯蚓...
-
狗和它的主人的行为往往很相似
科学家研究了1681只狗及其主人的个性,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狗和主人的行为往往很相似。 俗话说,狗如其主,每每看到狗和主人如此相似时,我们都会乐不可支,比如他们都四肢纤长,或者毛发蓬松。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一点还体现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他们的个性往往也很相似。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