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鲁《万物有灵且美》
伯劳 少年时代,写作文喜欢“拽文”逞能,后来渐渐明白了,这样的作文,难免会留下一些“学生腔”。比如,那时候我经常在作文里使用一个成语“劳燕分飞”,用来描写即将到来的伙伴之间的毕业离别。 “劳燕分飞”里“劳”,指的就是伯劳鸟;“燕”就是燕子。古代的一部诗歌集《玉台新咏》里,有一首《东飞伯劳歌》,开篇...
-
康海群《童年那只黄鼠狼》
最近回老家,我问母亲:“乡下还有没有黄鼠狼?”母亲不容置疑地告诉我:“有啊,夏天还常能见到它们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呢!” 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童年…… 邻居家的远房亲戚是位年轻的猎人,每年冬季都要来我们村打猎。一天雪后,他又来了,跟着两条跑前窜后的小猎犬。 他的目标是我家屋后高高的草垛。 随着一声号...
-
连岳:支持玉林狗肉节
每年夏至前,针对广西玉林狗肉节,照例,许多爱狗人士的抗议活动开始了。 记得小时候,乡村及城郊,空间允许的地方,养狗的家庭非常多,都是自强不息的屌丝品种:土狗。现在它有了个高帅富学名:中华田园犬。这狗除了看家,还不怎么麻烦主人,自己找食物,自己遛自己,母狗生下的小狗,基本上是主人家的食物。 大家没觉...
-
为科学献身的实验动物
每年4月24日是“世界实验动物日”,其前后一周则被称为“实验动物周”,世界各地都要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的确,从遗传学到病理学,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医学,无数的实验动物为人类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人们对其心怀敬意和感恩。 中国记载最早动物药理实验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了...
-
汉语里爱鸟的三重境界
在北京2170万人的上空,有这么一群可爱的生灵,它们或定居于此,或只是一群过客。它们在人们的视线边缘穿梭,或者干脆隐藏在枝叶间,以声音提醒自己的存在,比如啄木鸟节奏分明的“笃笃”敲打,比如杜鹃嘹亮震耳的“布谷布谷”。上周恰好是北京第三十四届“爱鸟周”,人们响应号召,参观鸟类博物馆、学习保护鸟类,或...
-
寓言《狮子和农夫》
一个印度的农夫跟他的小孩子出去耕田,耕完了地以后,天快要黑了,他就跟小孩说:“哇!天快黑了!不行、不行了!快收东西,快点走,我们赶快走吧!” 小孩说:“哎呀!你别紧张嘛!回家的路不远,而且我们也知道路,你干什么这么紧张呢?”农夫说:“不行啊!你不知道啊!我什么都不怕,我不怕老虎、不怕狮子,我最怕那个...
-
麻雀差点在中国绝种
1955年的冬天,毛泽东主席听到农民反映田里麻雀成群地祸害庄稼,立即想起自己幼时就亲自感受过麻雀对农作物的害处,既然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了,当然就要想办法解决这麻雀祸害的问题。毛泽东当即对农业部发出指示:“麻雀是害鸟,能不能消灭它们?”主席说能,当然就能。1956年1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然后...
-
大地之子穿山甲
作者:朱颂瑜 我知道没有亲眼见过穿山甲的人很多,但我从小就对穿山甲一见钟情。 那年夏天,父亲皮肤犯病,时不时会用自行车推着我,到农贸市场寻找新鲜的草药。在那里我就常常见到穿山甲,见到它们被困在铁笼里一声不响。它们性情温和动作缓慢,连看人时的眼神也木然羞涩,就像我们这些在城市边缘长大的孩子,其貌不扬,...
-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作者:李汉荣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曾说过,“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我想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有二:一是多识草木鸟兽,便于对人进行“诗教”,也即是审美教育,因为要识草木鸟兽,就要贴近自然、观察自然,进而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感染和熏陶,内心变得纯洁、丰富而富于美感;二是这多识草木鸟兽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生态教育的过程...
-
爱动物的孩子
摘抄: 孩子的心灵没有尘埃,与那纯朴的动物容易灵犀相通。 孩子与动物有一种天然的关系。孩子与小动物在一起时不仅得到一种幸福和快乐,而且他不会孤独和寂寞,小动物就是他们最好的、最忠诚的伙伴。 孩子与动物的情感,若加以美化与运用,可以培养孩子善良本性,例如慈悲、付出、欣赏与爱护大自然。文明社会的成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