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蛇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从汉高祖斩白蛇,到白娘子渡众生,蛇的形象亦正亦邪、亦敌亦友。但更多的时候,蛇往往都是以一个妖孽的形象示人,比如鸡冠蛇。 ...
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碱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
【名称】马鬃蛇
【拼音】MǎZōnɡShé【别名】狗嫲蛇、树蜥、雷公蜥、雷公蛇、琉球攀蜥
【来源】有鳞目飞蜥科琉球攀蜥Japalurapolygonata(Hall.),以除去内脏的全体入药。
【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另见于国外南亚及东南亚地
区。【功能主治】袪风湿。主治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浸酒服。
【形态特征】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碱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覆瓦状排列,背鳞尖向后,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与马鬃毛相似,故得名。四肢发达,前后肢有五指、趾,均具爪。头体长80-90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3倍。体浅灰棕色,背面有5-6条黑棕横斑;尾具深浅相间的环纹;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喉囊明显。生殖季节雄性头部甚至背面为红色。体色可随环境而变。
【习性】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活动于山地、平原和丘陵一带在灌木丛或稀疏树林下较多。捕食蜘蛛、各种昆虫及其幼虫。4月下旬至9月产卵、每产6-9枚,卵椭圆形,黄白色。
抱歉,您访问的网站页面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