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萤火虫会同步闪烁?夏季开始的时候,在美国的Smoky Mountains地区,雄性Photinus carolinus萤火虫会向同类的雌性萤火虫上演...
最新研究表明,这些晶莹的夏日甲虫是通过某种化学反应来发光,这对提高医疗水平意义重大。 萤火虫的腹部就像是填满生物光的黑匣子。 60年前,科学家就掌握了小匣子里...
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
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中国几位专家的统计现发现的种类约有100余种,再加上未发现的种类,总共有150多种。夜间要发光,可分为水生类和陆生类两种。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黄绿色荧光。
萤火虫的发光器内有一种发光细胞,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鳞的化学物质,称为萤光素。当萤火素遇到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光芒。不同的萤火虫光芒持续的时间不同,有的不到一秒钟,有的可以维持好几分钟。
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细长,头较小,体壁和鞘翅较柔软,头部被较大的前胸盖板盖住。雄虫触角较长,有11节,呈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1]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幼虫喜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消化液注入其身体,将肉分解。
在草丛常发现尾部两点发光的是陆生的山窗萤幼虫,和全身发光黑白双间的双色垂须萤幼虫,这两品种的成长雌虫翅膀退化,与幼虫形状没有太大分别,雄虫才可以飞行。
初春时段,水中生活的萤火虫幼虫会爬上岸钻进土。这时由鳃呼吸改为气孔呼吸,腹部两侧会发光,约50天时间才变蛹成虫,平均只有5天的生命,进食成长都变得次要。在日落后的1小时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会在二十秒中闪动亮光,等二十秒后,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当没有反应时,雄虫才会飞往别处,萤火虫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
它们可以通过“灯(萤火虫的光)语”来"交流",互相传递,沟通信息。同一种萤火虫,雄虫和雌虫之间能互相用"灯语"联络,完成求偶过程。雌性萤火虫会以很精确的时间间隔,向雄虫发出“亮、灭、亮、灭”的信号,这种时间间隔虽然很短,对于人来讲很难分辨,但萤火虫却能毫不费劲地准确判断对方的意思。当雄虫收到雌虫的"灯语"信号后,就会立刻发出相应的信号来回答。于是,它们就互相用这种特定的光信号进行交流,最后飞到一起,结成配偶。由此可见,萤火虫所发出的光对于它们的繁殖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黄缘萤,条背萤,雷氏黄萤等
如:山窗萤,窗胸萤等
如:鹿野氏红翅萤
世界上已知萤火虫有2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中国约54种,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
在晋朝时,有家贫学子车胤,他酷爱学习。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蜡烛。他利用萤火虫光刻苦学习.最后官拜吏部尚书,成为了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
《萤火一万年》迟子建
《再见,萤火虫》王开岭
2014年7月14日,美国田纳西州大烟山国家公园的埃尔克蒙特露营地迎来每年一次的萤火虫繁殖交配季,无数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点亮整个夜空,吸引数千游客到来观赏。
拿着红色手电筒的游客走在河边,观察发光萤火虫的“求偶仪式”。发光萤火虫仅存在于东南亚和田纳西州大烟山部分地区,它们成年后只能存活21天,靠发光诱捕猎物和吸引配偶。公园为游客提供大巴,近距离欣赏发光萤火虫。
每年大烟山国家公园都会迎来数千游客,观看发光萤火虫点亮夜空的美景。[3]
2015年7月14日晚,在南京紫金山一处树林中,成群的萤火虫轻舞飞扬,
成为仲夏夜一道柔美的风景线。[4]很少有昆虫能像萤火虫那样吸引孩子们,这些美丽的昆虫以发光而闻名,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小时候都曾在夏天的夜晚追逐和捕捉这些昆虫。而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各种各样的因...
众所周知,许多动物的雄性个体在求偶时通常会使用艳丽的羽毛等装饰物来吸引雌性,而雌性则极少采用类似的策略来吸引雄性。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萤火虫的雌性个体却会通...
乡下的童年,苦也快乐着。 盛夏的季节,每到傍晚,家门前兼做学校操场的谷场上,庄上人家就会先后搬出条凳、铺板和“爬爬子”,这是为晚上乘凉做准备的。为了降温,还用一...
王永清 看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有这样一个场景:小鱼儿带小仙女爬到山顶上摸月亮,捉萤火虫。山顶上月色清幽如水,漫天飞舞着流萤,明明灭灭、飘飘悠悠,闪动着惊艳...
赵柒斤/文 小时候的夏天,雷雨降临之前,蜻蜓总是迫不及待地集体出动,用“低空舞蹈”的形式向大伙儿“报送”天气信息。尤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际,蜻蜓生怕人们不相...
朱永其 离开乡村已几十年了,但孩童时捉萤火虫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一吃好夜饭,就手拿把蒲扇,口袋里放好几个玻璃小瓶,奔跑在乡间的田埂陌阡、道路两旁、渠沟河岸、瓜茄...
靳以 郁闷的无月夜,不知名的花的香更浓了,炎热也愈难耐了;千千万万的火萤在黑暗的海中漂浮着。那像亮在泡沫的尖顶上的一点雪白的水花,也像是照映在海面上群星的身影...
女儿问我:“妈妈,萤火虫是什么?” 那是她第一次从歌谣中知道萤火虫,“小小萤火虫,屁股挂灯笼;游戏草丛中,夜晚闹哄哄。” 我说:“它呀,是一种奇特的小虫,屁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