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想象是根据对现实原型再加工来完成的,人类用自己的想象创造了很多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但却无法真正脱离自然界的原型来凭空创造。很多传说中的动物,如龙、美...
一角鲸(学名:Monodonmonoceros)体长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长牙),雄性略长于雌性。成年鲸平均体重800~1600公斤。一角鲸没有背鳍,它们的脖子和椎骨的连接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动物,与海豚和鲸鱼反而不一样。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许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一角鲸出生时皮肤颜色很深,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白,至性成熟时,腹部出现许多白色斑块,年龄较长的一角鲸体色又几乎呈白色,所以可能与白鲸混淆。一角鲸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们脑袋上伸出的长牙,那是从左上颚突出唇外的犬齿,长度可达2~3米,呈螺旋状,因为长得像角,故而得名。牙齿平时除了打斗之外,还是它在家族当中地位的一种象征,独角鲸的牙齿越长、越粗,代表它在鲸群中的地位越高。
一角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大多数集中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西部的海湾和水湾。它们是深层潜水者,会在海洋各层深度觅食,冬天捕食底栖生物,特别是生活在厚厚冰层下的比目鱼,夏天的主要食物是北极鳕鱼、比目鱼以及一些其他鱼类。
一角鲸图册
词条视频
一角鲸的体色会随着年龄显著地变化,初生者呈斑污灰色或棕灰色。1至2岁为均一的紫灰色;青春期会出现白色斑块;成鲸则在灰色的底色上带有黑或暗棕色的斑块;老鲸则几乎通体全白。[1]
成体长牙末端雪白,通常磨得很光滑。长牙大部分都是中空的,颇脆弱。成体一角鲸有两种长牙形式:
双长牙
上颚长着两颗牙齿。当雄鲸一岁时,左侧的牙齿就会突出,变成长牙;但雄鲸两颗牙齿都突出的几率有2‰,形成双长牙。只有少数人曾在野外见过“双长牙一角鲸”。当前只发观过一只雌鲸长有双长牙。所有雄鲸的左侧都有长牙,额外长出的右侧长牙通常比左侧的短,两根长牙的螺旋都呈逆时针方向(从根部看)。[1]
单长牙
长牙穿出上唇,呈逆时针螺旋(从根部看)。儿乎大多长牙都从上颚左侧的牙齿长出,平均长度为2米,最长可达3米。长牙基部的圆周可达30厘米,重量可达10公斤。约有3%的雌鲸会长出一根纤细的长角,长度很少超过1.2米。[1]
大小量度:成体头至尾长4~5米;重800~1600公斤。雄性牙长150~267厘米。[2]
传统观点认为一角鲸是深水鲸种,实际上它们在靠近北极浮冰带的海洋各层深度觅食。[2]
摄食行动没有规律,浮现海面的时间极短,潜水时间通常为7~20分钟;迁徙时,游速极快,并浮游在海面或近海面处;捕猎时,会兜圈子或缓慢移动。群队的所有成员可能同时浮升或下潜。可能在海面休息长达10分钟,露出部分背部或一只胸鳍;海况不佳时倾向待在深处休息。长牙可能扬升出水。
浮窥、鲸尾击浪与胸鳍拍水相当常见。很少跃身击浪,但偶尔会在海面冲刺。喷气微弱,经常不明显。[1]雄一角鲸会以长牙互相较量,不论在水中或海面上;发出的声音就像两根木棍互击。年轻的雄鲸经常嬉戏打斗,但很少刺戳对方;较年长的雄鲸在激烈打斗之后,经常伤痕累累。可能会有两只以上的一角鲸参与打斗,有时有第三只(或雄或雌)担任“观察员”。咸信打斗是用来建立社会阶级的支配权,并通过长牙比试的仪式来维持。最强壮的雄鲸,通常也是长牙最长、最粗者,可能会与较多的雌鲸交配。[1]
通常1~25只组群,也有数百甚或数千只同游的情况。“小群”由各种动物混合组成,但是一般都具有年龄与性别隔离的特性。雌鲸与仔鲸经常组成群队,而仔鲸或雄成鲸也时常形成个别的组织。数百个小群可能聚集一起同游,此时可能数千头一角鲸广布数平方公里;秋季迁徙时节,在大群队中的性别隔离最为明显。当雄鲸浮至海面呼吸时,偶尔可见到长牙,但一般都会在水面以下;一角鲸的社会地位与其长牙的长度有关。成群的大型雄鲸大都停留在比雌鲸或仔鲸距离岸边较远的外海。[1]
所有鲸豚类中分布最北者。不连续地分布于北极附近,大都在北极圈以北,以及冰帽的边缘;很少越过北纬70度以南。[1]
原产地(海域):加拿大、格陵兰岛、俄罗斯、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
一角鲸为季节性繁殖者。妊娠期约15.3个月,交配季在3~5月,次年7、8月间产仔。泌乳持续时间未知,猜测和白鲸(Delphinapterusleucas)20个月的泌乳期相当。再次产仔间隔通常3年。每胎产一仔(也有一些双胞胎的记录),幼仔尾先头后脱离母鲸子宫,初生仔鲸鲸脂层厚达25毫米,体长1.5~1.7米,重80公斤。出生后即可游动,但仍由雌鲸抚育一段时间。两性通常4~7龄性成熟,成熟期的雌鲸体长4米,重900公斤;雄鲸长4.7米,重1600公斤。[4]
一角鲸的全球种群规模超过8万头。加拿大北极高地的种群对全球种群的贡献率最大,估计超过7万头(Innes等2002;NAMMCO/JCNB2005)。此外,可能有数千头一角鲸在夏季沿巴芬岛东海岸的海湾和峡湾出没(NAMMCO/JCNB2005)。在哈德逊湾北部群聚避暑的一角鲸约3500头(COSEWIC2004)。西格陵兰(英格尔菲尔德和梅尔维尔湾)两年夏季的聚集个体超过2000头;东格陵兰粗略估计有1000多头;中格陵兰在1998和1999两年的越冬群体约2800头(Heide-Jørgensen&Acquarone2002)。[3]
一角鲸的天敌有虎鲸、海象、北极熊与鲨鱼;然而这些都比不上人类。爱斯基摩人捕猎一角鲸以取其宝贵的长牙和厚皮已有数世纪了;生食其皮更是他们的传统美食;肉则用来喂狗,鲸脂与脂肪可用于燃烧和照明。当前,加拿大的因努伊特人以高速机船及火力强大的来福枪捕猎一角鲸,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为受伤的一角鲸至少有半数会下沉或逃脱,但仍难逃一死;尽管每年的捕杀配额有数百只,屠杀的总数却往往远高于此。[1]
一般认为一角鲸并没有灭绝的危险。即使如此,《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仍将一角鲸列入需监控并管制其身上长牙的交易,以免该物种陷入灭绝的危险。[5]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3]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IUCNRedList):近危物种(NT),2008年评估。[3]
由于一角鲸的长牙让人联想到独角兽的传说,因此有好几个世纪,人们相信它具有医疗效果,甚至具有魔力。在长牙价值最高的中世纪,“独角兽的角”价格是同等重量的黄金的十倍。传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曾收到一根价值1万英镑的长牙,这笔金额在当时可以买下一座城堡。[5]
探测海洋温度
大多数气候研究借助于气象气球、卫星、深海和冰钻设备来获取全球气候变化的数据。而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他们将感应设备附在一角鲸的背上,靠一
角鲸的活动来获取信息。克里斯汀·莱德(KristinLaidre)和她在华盛顿大学极地科学中心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为三头一角鲸装上了卫星传输设备,并跟踪它们的行踪,以测量某一地区的水温。科学家们跟踪的三头一角鲸都是2006年夏天捕获的。每头鲸每天能传输来400多个温度数据。在已结束的第二阶段的工作中,物理学家们还通过设置在海洋深处的探测仪器获得了包括海水盐度等更多的数据。[7]长牙的功能
雄一角鲸作常独特,不可能与其他的鲸混淆。螺旋状的长牙实际上是退化的牙齿,很像粗糙而有螺旋纹路的拐杖;至17世纪初期,一角鲸的长牙还一直被视为传说中独角兽的犄角。多年来,这长牙的功用困惑了许多科学家。众说纷纭的理论中,有的认为可用来叉鱼、挖掘食物或凿穿冰层。一角鲸的确经常为急速结冻的冰层所困,却非利用长牙,而是以头部撞出所需的呼吸孔。长牙的功用也可能类似鹿的叉角,足竞夺芳心、展现力量的工具;平均约有1/3的雄鲸长牙会断裂;多数老雄鲸的头部也都留有打斗的伤痕。大多数的雌鲸都没有长牙。[1]还有研究发现,一角鲸长牙表面有很多的神经通道,猜测长牙可能是雄性一角鲸测试水文和气压的工具。而莱德和海德·哲森指出,没有长牙的雌性一角鲸的寿命更长,因此长牙对于一角鲸的生存并不是至关重要的。[7]
独角鲸,与大象一样,也有许多偷猎者将它们残忍杀害,然后在黑市上贩卖他们的长牙。 撰文:Jani Actman 提到非法长牙交易,登上媒体头条的一般都是大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