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雄树 来源:蝌蚪五线谱 2015年11月22日,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发布了一则令人惋惜的消息:生活在该动物园的41岁母犀牛诺拉(Nola)因病情不断恶化...
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目前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和东南亚、南亚,是现存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现存体型仅次于大象的陆地动物。所有的现存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3米,肩高1.1~2.05米,现存不同种类体重500千克到3600千克不等,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它们体长2.2-4.3米,重5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
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打滚对犀牛来说非常重要。犀牛在水洼里打滚里是一种不让蚊虫叮咬的有效办法。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凉爽。非洲啄牛鸦经常与犀牛为伴。对于啄牛鸦来说,犀牛是一张会自行移动的宴席桌,因为在犀牛身上寄生着许多味道鲜美的虱子,足够让它饱餐一顿。而对于犀牛来说,啄牛鸦可以除去它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在出现危险时,还可以向它报警。犀牛的悠闲自得与啄牛鸦的忙碌,形成了有趣的对照。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很差,但
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狮、虎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有一种犀牛鸟经常伴随着这些庞然大物,是它们忠实的“小朋友”。这些小鸟经常站在它们身上,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另一方面,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稍有异常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母犀牛每4到5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犀牛孕期将近两年,小犀牛要跟随妈妈生活3年才能独立生活,而且犀牛每次只能生一胎。因此,犀牛是每4-5年才能繁殖一次。[1]
白犀(2个亚种,北部亚种野外灭绝高危截止2015年仅剩3只,南部亚种易危)[2]
印度犀(1个种,无亚种,濒危)
黑犀(4个亚种,西部亚种灭绝,中南部亚种濒危,西南亚种、东部亚种极危)
爪哇犀(3个亚种,越南亚种和印度亚种灭绝,印尼亚种极危)
苏门答腊犀(3个亚种,北方亚种灭绝,婆罗洲亚种野外绝灭高危3只,西部亚种极危)
北部白犀:3头(野外灭绝,处于灭绝边缘)
南部白犀(指名白犀):18600头(近危)
西部黑犀:2006年灭绝
东部黑犀:900头(极危)
中南部黑犀(指名黑犀):2900头(濒危)
西南部黑犀:1000头(极危)
印度犀(无亚种):3200头(易危)
印支爪哇犀:2010年灭绝
印度爪哇犀:1960年代灭绝
印尼爪哇犀(指名亚种):50到60头(极危)
西部苏门犀(指名亚种):200多头(极危)
婆罗洲苏门犀:3头(野外绝灭,处于灭绝边缘)
北部苏门犀:1970年代灭绝
10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标志着我国施行二十余年的犀虎制品贸易与使用管制被被解禁,引发各界关注...
据中新网:有角的犀牛常见,但你见过3只角的犀牛吗?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早前出现了一只3角黑犀牛,实属罕...
尽管面临诸多争议,一家美国生物科技创业公司仍计划推出雕刻的人造犀牛角制品。 偷猎者射中了这头犀牛并砍下了它的角。一家美国公司Pembient认为通过生物工程技...
在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工作人员正将一枚电子追踪芯片植入这头犀牛。去年,偷猎者共猎杀了该国1200多头犀牛。摄影:...
退伍军人用大象皮制成的绑带给一只受伤的犀牛疗伤,这只犀牛的脸被偷猎者弄伤了。在本月初,12岁的母牛在南非夸祖鲁的哥拉野生动物园被偷猎者射伤。打倒犀牛后,偷猎者将...
偷猎活动严重威胁到犀牛种群的数量。在2011年西部黑犀牛(Western black rhino)就因为偷猎而灭绝,另外的其余5个不同种的犀牛都在濒危物种清单...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世界范围内野生犀牛已濒临灭绝,但由于亚洲一些国家的人笃信犀牛角的的独特药效,偷猎野生犀牛现象依旧时有发生。不过现在,事情似乎有了转...
马来西亚旅游文化与环境部长马西迪·曼均(Masidi Manjun)日前确认,马来西亚沙巴州已经没有野生的苏门答腊犀牛了——这很可能意味着苏门答腊犀婆罗洲亚种已...
工作人员首先把这头怀孕的犀牛的眼睛蒙上,然后移送到一个集结区,最后将其送往博茨瓦纳的某个公园里。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偷猎者盗猎,恢复博茨瓦纳的犀牛种群。 一头犀...
去年,非洲大陆有约25000只大象死于偷猎者的偷猎。在南非,偷猎最疯狂的时候,一年内有超过1200只的犀牛被残忍杀害。因为非洲的动物保护区广阔而开放,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