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色树蜥(学名:Calotesversicolor)为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马鬃蛇、鸡冠蛇,全长40厘米左右。分布于印度、安达曼群岛、中南半岛、阿富汗、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主要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和其他蜥蜴。
- 中文学名
- 变色树蜥
- 别称
- 马鬃蛇、鸡冠蛇
- 二名法
- Calotesversicolor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爬行纲
- 目
- 有鳞目
- 亚目
- 蜥蜴亚目
- 科
- 鬣蜥科
- 属
- 树蜥属
- 种
- 变色树蜥
- 分布区域
- 亚洲南部
目录
外形特征
变色树蜥头体长10-12厘米,尾长大约30厘米。变色树蜥背面浅棕色,杂有深棕斑块;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生殖季节雄性头部为红色。体色可随环境干湿、光线强弱而变。鳞片十分粗糙;背部有一例像鸡冠的脊突,所以又叫鸡冠蛇。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碱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复瓦状排列;背中线上,由颈至尾基部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颈部的较长,形如马鬃。四肢发达,前后肢有五指、趾,均具爪。
生活习性
变色树蜥多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常见于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适应力强,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0至2000米。主要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和其他蜥蜴。它们没有牙齿,会把猎物整个吐下去。雄性繁殖季节变得具有领地意识。
生长繁殖
雌性变色树蜥,每次产卵10-20颗,埋在潮湿的土壤中,孵化期6-7周。1岁性成熟。
分布范围
变色树蜥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特别是在印度大陆)、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南中国(云南,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毛里求斯(留尼旺岛,罗德里格斯岛)。后引进到阿曼、新加坡和美国。[1]
-
关在笼子里的变色树蜥。 (记者 谢慧 摄)
10月13日下午,一个“不速之客”爬进天元区铁路小区陈女士家,当即被“逮捕”。原来这是一只会变色的大蜥蜴,系国家保...
动物新闻
2015-10-16
浏览: 3,111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