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该分类下还没有文章!
黄金蟒(学名:Patteraless)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黄金蟒的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在它的原产地,通常被印度人作为“神灵”加以崇拜。
野生条件下黄金蟒无法存活,因其本身就是种病态,体内缺少黑色素,免疫力低下易患多种疾病,原有保护色功能的丧失无法躲避天敌并且会因为吸收过多紫外线而死亡,现存个体均为人工繁育。[1]
巨大的躯体,成体通常在5~6米最长可
以达7米,并且雌性体型比雄性庞大。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滑顺的鳞片,头顶上的大鳞片以及热感颊窝的出现为缅甸蟒的特征。黄金蟒和其它蛇类一样四肢全部退化,只有尾部留有很小的残肢;雄蛇交配时用残肢刺激雌蛇完成交配。[1]黄金蟒蛇喜欢高温环境,没事还要泡泡水,所以台湾比较适合它们生
长。不过黄金蟒虽然个性温驯,但是养在家里并不合适,因为其是蟒蛇的一种,体积不会很小,轻易就能达到5米的长度,所以建议一般家庭饲养前要三思。[3]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食,因长期人工繁育大多数个体接受白条鸡、鸭
等速冻禽肉类;还有部分饲主长期喂没有营养的鸡腿,翅中,导致营养不足,生病,丧失生殖能力,甚至死亡。有条件尽量投放活体大白鼠,荷兰猪,肉兔等哺乳类动物,但幼体尽量不要喂仓鼠、金丝熊类带嗉囊的动物;因为此类动物以谷物为食,嗉囊里会存储大量谷物;幼体无法消化导致肠炎,甚至死亡;而且它们的味道奇特,幼体捕食以后往往再难以接受新的食物,难以健康成长。[3]黄金蟒进食的过程看起来有些残忍,通常把大白鼠放进去后,黄金蟒就会用身体把它卷起来用力缠,直到把大白鼠的骨骼都缠断,变成一个肉团,它才慢慢地开始享用。有的时候被它生吞下去的大白鼠,在它的身体里还会轻声叫唤两声。黄金蟒主要以老鼠、兔子等活体哺乳动物为食物,所以饲养者在准备养黄金蟒前,要想好自己是否能接受这种血腥残酷的食物链。[4]
同缅蟒的生活习惯基本是一样,所不同的是缅蟒多数是野生个体
,抗病性比黄金蟒要强。人工繁殖的黄金蟒由于是从无菌的养殖场出来,从小的开始的抗菌体就比较差。加上白化本来就是种病态。所以很容易细菌感染。这就要求平常在饲养上注意食物的好坏。幼蟒的主食物是幼鼠,刚出生的小蟒没有幼鼠是很难养活,所以在饲养之前要考虑好它的食物来源。50厘米上的小蟒是可以吃稍大点的幼鼠,在60厘米下的时候,尽可能要为它找到好的食物来源,幼蟒不同于成体和亚成体。对食物的需要比较严格。必须是2天一次。
黄金蟒的生长速度不慢,只需要5年的时间,就可以长到4米多长,80多斤,许多人都对它敬而远之。
黄金蟒有时候是很温顺,也会开口咬人,曾有多次缠死人新闻。所以需要像缅蟒那样要一开始就顺养。
野生条件下黄金蟒无法存活,因其本身就是种病态,体内缺少黑色素,免疫力低下易患多种疾病,原有保护色功能的丧失无法躲避天敌并且会因为吸收过多紫外线而死亡,现存个体均为人工繁育。
黄金蟒于1981年被美国人发现,到1983年稳定繁
殖量产,已遍及世界各地。欧、美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早已作为宠物合法化饲养,且数量相当庞大,已然不属于应该保护的范畴。[2]原生品种缅甸蟒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香港,湖南);印度,印尼(巴厘岛,爪哇,苏拉威西岛),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3]
国内引进
1、云南野生动物园2008年引进两条。
2、北京动物园的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馆1条。
3、郑州动物园2006年从南京动物园引进一条黄金蟒。
4、南宁动物园2006年引进1条。
5、泉州东湖公园动物园2006由蛇主人送到一对。
6、昆山动物园2007年引进1条。
7、临沂动植物园2007年从青岛动物园引进了一条。
8、青岛动物园2004年在青岛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开放前夕引进2条。
9、兰州动物园2008年引进一条黄金蟒。
10、雅戈尔动物园2007年引进1条。
在中国,缅甸蟒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中规定的被保护动物。
3月18日,一则“黄金蟒吞小狗”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条黄金蟒凑近一只棕色小狗,突然张大嘴叼住泰迪头部,并用身体将其缠住。视频仅6秒,未显示黄金蟒是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