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是体长16cm左右的颜色艳丽多彩、过目难忘的小型鹛类,属雀形目画眉科。 红嘴相思鸟(摄影:@鹰之舞 ) 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学名:Leiothrixlutea)小型鸟类,体长13-16cm。嘴赤红色,上体暗灰绿色、眼先、眼周淡黄色,耳羽浅灰色或橄榄灰色。两翅具黄色和红色翅斑,尾叉状、黑色,颏、喉黄色,胸橙黄色。
栖息于海拔1200-2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除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主要以毛虫、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量玉米等农作物。
红嘴相思鸟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该鸟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动听,是世界各地著名的笼养观赏鸟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鸟类。每年除大量捕捉供各动物园和个人饲养观赏外,还出口境外,致使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应控制捕猎,注意保护资源。CITES附录:Ⅱ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翼斑朱红色为橙黄色所取代,眼先白色微沾黄色。
虹膜暗褐色或淡红褐色、嘴赤红色,基部黑色,跗蹠和趾黄褐色。[1]
大小量度:体重♂14-28g,♀19-29g;体长♂129-154mm,♀127-151mm;嘴峰♂11-15mm,♀11-14mm;翅♂62-74mm,♀60-72mm;尾♂50-68mm,♀50-67mm;跗蹠♂22-27mm,♀23-27mm(指名亚种)。(注:雄性—♂;雌性—♀)[1]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2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冬季多下到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山脚、平原与河谷地带,有时也进到村舍、庭院和农田附近的灌木丛中。[1]
迁徙:留鸟。
习性:除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性大胆,不甚怕人,多在树上或林下灌木间穿梭、跳跃、飞来飞去,偶尔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善鸣叫,尤其繁殖期间鸣声响亮、婉转动听。
鸣叫:常站在灌木顶枝上高声鸣唱,并不断抖动着翅膀,其声似‘啼-啼-啼-’或‘古儿-古儿-古儿-’。雄鸟鸣唱时常扇动双翅,耸竖体羽,声脆响亮,多变悦耳,音似“微归—微归—微归—微微归”,“骨里—句,骨里—句”……雌鸟只能发出低沉单一的“吱吱”声。
食性:主要以毛虫、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量玉米等农作物。[1]
原产地:不丹、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越南、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华南各省,东至浙江、福建,南至广东、香港、广西,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南部。)
引进: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2]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或林缘灌木丛或竹丛中,巢多筑于灌木侧枝或小树枝杈上或竹枝上,距地高1-1.5m。呈深杯状,主要由苔藓、草茎、草叶、树叶、竹叶、树皮、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棕丝和须根。巢的大小为外径8-12.6cm,内径5-8cm,高6-8cm,深5-6cm。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或绿白色、被有赭色或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集,卵的大小为20.2-24.3mm×16.2-16.4mm,重2.4-3.0g。[1]
序号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1 | 红嘴相思鸟尼泊尔亚种 | Leiothrixluteacalipyga |
2 | 红嘴相思鸟喜马拉雅亚种 | Leiothrixluteakumaiensis |
3 | 红嘴相思鸟广东亚种 | Leiothrixluteakwangtungensis |
4 | 红嘴相思鸟指名亚种 | Leiothrixlutealutea |
5 | 红嘴相思鸟云南亚种 | Leiothrixluteayunnanensis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2]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2]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嘴相思鸟羽衣华丽、动作活泼、姿态优美、鸣声悦耳,颇受人们喜爱。但其鸣啭与其它画眉(亚)科歌鸟相比,显得单调,也不善模仿,所以养鸟者多重其羽色。
雌、雄多从叫声、眼周颜色、头顶颜色、胸部红色大小等方面区别。雄鸟叫声为多音节;雌鸟为单音节。雄鸟眼围黄色;雌鸟眼围灰白。雄鸟头顶颜色较背部黄,雌鸟头顶与背同色。雄鸟胸部红色部分大而且色浓,雌鸟胸部红色部分小且淡。雄鸟尾部从腹回观,尾羽分叉部内黑色部分在8厘米以上;而雌鸟仅4厘米。这些在鉴别时须综合判断。要选叫声高、体型大、羽色鲜艳的雄鸟。嘴红的程度,据说与年龄有关,老鸟嘴全红,幼鸟嘴基部呈黑色。
没有严格的标准,有用点颏笼的,也有用亮底玉鸟笼的。可自制竹笼,大小介于画眉笼和点颏笼之间,条间距1.8厘米,底为亮底,下有托粪板,设栖杠一枚。因鸟食量大,喜洗浴,一见水就要淋洒,所以,食、水罐应深大,可用口较小的画眉罐。
北方饲养红嘴相思鸟多以鸡蛋小米、或蛋黄搓玉米面(3:7)为主食,常有消化不良和羽毛退色较严重的现象。南方养红嘴相思鸟离不开花生粉,大致配比是:玉米面0.5公斤加生鸡蛋4个拌匀、烤干,再加花生粉200克。还应经常喂水果、浆果、昆虫及其幼虫(或鲜牛、羊肉沫)。
新捕来的相思鸟易惊撞,为避免嘴被撞破,羽毛损伤,初期应“捆膀”后再放入板笼或罩有笼套的笼,象点颏那样用“软食”诱食,并喂给水果。待鸟认食后逐渐改为粉料,并给饮水。人接近须慢慢进行,开始时先打开笼套的一部分(门帘),手拿面粉虫、玉米螟幼虫等饲喂,待可追人手吃虫时再全部打开笼套,并松开“捆膀”。
相思鸟肠道短,消化快粪便多而稀软,因此,每隔2-3天就得清刷一次笼底,同时给鸟水浴。平时为防止自行水浴,只好用小口的水罐,否则会污染食水。另外,鸟把水扑洒干后会渴坏鸟。要常检查笼条是否有损坏,串笼或用手从笼中取出时要特别注意,因红嘴相思鸟动作敏捷,善于钻空子逃跑。
相思鸟一般不学其他鸟叫,只能听本口。可成对饲养,雌雄相互偎依、理羽,亲密无间、十分有趣。
相思鸟常见的疾病是肠炎,排稀臭粪便,在饮水中加微量的四环素即可治疗。夏季蚊子叮咬后会引起炎症。因此,要注意防蚊。
抱歉,您访问的网站页面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