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5月,沃托兰廷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陷阱相机拍摄到这头白化貘的影像。 摄影:LUCIANO CANDISANI 在巴西大西洋热带雨林东南部的自然保护区里,当地人流传着有关这只动物的传说。他们声称这一带徘徊着一头纯白色的貘,要知道这种动物通常是深褐色的。该...
2014年5月,沃托兰廷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陷阱相机拍摄到这头白化貘的影像。
摄影:LUCIANO CANDISANI
在巴西大西洋热带雨林东南部的自然保护区里,当地人流传着有关这只动物的传说。他们声称这一带徘徊着一头纯白色的貘,要知道这种动物通常是深褐色的。该流言激起了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Luciano Candisani的兴趣,他打算拍摄到这幽灵般的野兽。
2014年4月,Candisani赶往曾报道过该动物的沃托兰廷自然保护区,考虑到貘是夜行动物,所以他在黑夜的掩护下等待它的出现。很多貘经过,却没有一个是白色的。摄影师并不气馁,他安放了一个陷阱相机,经过镜头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被错过。
“当我突然看到收集的图像中出现了白色的幽灵时,我真的是胆战心惊,”Candisani说。这可是第一次拍摄到患有白化病的野生南美貘。
尽管受到人类不断的威胁,但大西洋雨林依然能为科学带来无数的惊叹。
——Luciano Candisani,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
不幸的貘
白化病是与生俱来的稀有病症,由基因突变引起。这头貘患有的是全身性白化病,所有皮毛都呈白色,而且眼睛呈微红色。
南美热带雨林栖息地的白化貘极其稀有。这里的貘能长到体长1.8米,重达225千克,是巴西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比美洲豹的体型还大。
这种食草动物既害羞又孤独,它的鼻子像象鼻一样灵活,能抓取树枝上的树叶和果实。作为游泳好手,貘在逃避捕食者或者避暑时会潜入水中,长鼻子就被当作潜水时的呼吸管。
但它们无法逃避人类猎杀和森林砍伐的步步紧逼,包括东南亚的马来貘在内,现存的貘共有五个种类,它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据自然保护协会报道,巴西已有85%的大西洋热带雨林被摧毁。
貘在雨林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它们所到之处会留下很多藏着种子的粪便。
幸运抓拍
Candisani说自己非常幸运能拍摄到这么稀有且行踪难觅的动物。
自从拍到这头白化貘,Candisani又在这片区域安放了很多陷阱相机,并拍摄到不少难见踪影的南美动物,比如薮犬。
他说,“尽管受到人类不断的威胁,但大西洋雨林依然能为科学带来无数的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