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动物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发现,雌性斑胸草雀只按两种离散颜色范畴——红色和橙色,感知雄性斑胸草雀的喙的颜色。这一发现可能代表了已知的关于鸟类范畴化颜色感知的第一个证明,其增加了我们对鸟类颜色感知和信号演化的理解。 图片说明:...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动物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发现,雌性斑胸草雀只按两种离散颜色范畴——红色和橙色,感知雄性斑胸草雀的喙的颜色。这一发现可能代表了已知的关于鸟类范畴化颜色感知的第一个证明,其增加了我们对鸟类颜色感知和信号演化的理解。
图片说明:研究人员测试了雌性斑胸草雀对橙红色谱的范畴化和区分。
范畴化感知机制,让接收者的感知系统将连续变化的刺激处理成离散范畴,即区分范畴边界在不同侧面的变异,但不区分同一范畴内的变异。在雄性斑胸草雀中,喙的颜色处于浅橙色到深红色的范围。雌性斑胸草雀对红色喙的雄性表现出交配偏好,红色喙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力的变化正相关。然而,一直无法明确的一点是,雌性斑胸草雀是持续感知这种变化还是采用范畴化感知。
此次,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斯蒂芬·诺威克基及其同事,采用食物-奖赏方法测试了雌性斑胸草雀对橙红色谱的八种刺激的范畴化和区分。他们制作了一些或是单色或是两种颜色各占一半的纸盘。雌鸟被训练成优先翻动双色盘,而且它们学会了识别双色盘和单色盘而不是具体的颜色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鸟类并未将某一颜色范畴内的变异视为相同,但是在跨范畴边界时能做出最明显的区分。研究团队还表明,这种范畴化无法仅通过刺激的亮度来解释,而且这些范畴可能不是由鸟类光感受器的敏感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