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近畿大学与广岛大学的联合科研小组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大幅提高青蛙皮肤变色几率,培育出白色的青蛙。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能够在破解人类疾病机制的相关实验中发挥作用的动物,推动药品研制开发进程。相关论文于2015年11月19...
日本近畿大学与广岛大学的联合科研小组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大幅提高青蛙皮肤变色几率,培育出白色的青蛙。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能够在破解人类疾病机制的相关实验中发挥作用的动物,推动药品研制开发进程。相关论文于2015年11月19日刊载在美国科学杂志《PLOS ONE》上。
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对DNA序列进行改造。不过此项技术多被应用在受精卵阶段,对已经开始发育的受精卵细胞来说,基因改造的准确率并不高。
研究小组使用非洲有爪蟾蜍(Xenopus laevis)进行相关实验。将会破坏皮肤色素遗传基因的蛋白质注入到卵母细胞(oocyte)内,在卵子发生变化后使其受精。研究发现,几乎每次实验都能成功培育出白色青蛙。